10月20日,由中國土木-南光置業-中鐵十六局聯營體中標,中鐵建設、鐵四院等單位參建的澳門輕軌東線北段設計連建造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主要以海底隧道形式興建,建成后將具備在惡劣天氣下運營并提供安全穩定的跨海公共交通,進一步滿足澳門居民和游客的市內出行及進出境需求。
澳門輕軌東線工程總體呈南北走向,連通澳門半島、新城A區、新城E區及氹仔島,全長約7.7公里,全線共新建6座車站。該線路自氹仔碼頭站引出,終至ES1站折返站并預留澳門半島內港線接軌條件,ES4站預留與規劃MZ線換乘條件。
其中,中國土木-南光置業-中鐵十六局聯營體中標的北段工程長約2.9公里,包含三站三區間,線路自澳門半島關閘口岸東側灘涂區域ES1站引出,沿東北海岸線向東南方向經ES2站后,穿海域并側穿A1橋向南延伸至新城A區人工島。該工程三座車站均為明挖法施工的地下兩層島式站臺車站,區間采用雙洞單線盾構施工,共計6條隧道和5條頂管通道,掘進期間需下穿繁忙市政道路及管線,長距離、小半徑、大坡度穿越海域及海堤,工序轉換頻繁,工程施工難度大,實施品質要求高。
該工程是澳門特區政府加強和豐富澳門現有公共交通體系中的關鍵節點線路,也是助力澳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點民生工程項目之一。建成通車后,將與氹仔線及在建的延伸媽閣站、橫琴線及石排灣線等延伸線產生協同效應,澳門輕軌總長度將增至約24公里。屆時,由澳門半島關閘口岸到氹仔碼頭僅需15分鐘,乘客可無縫換乘氹仔線,將有效縮短民眾往來澳門半島和氹仔間的交通時間,對緩解關閘口岸通關客流壓力、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具有重要意義。